冠心病该运动还是静养?两人都喜欢运动,一人因此获救,一人丧命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拓荒牛·3小时前

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掌握“度”的智慧。两位同样热爱运动的患者,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这背后的差异值得每个心脏不好的人深思。

一、运动对心脏的双面影响

1、适度运动的好处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增强心肌供血能力。规律锻炼可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增加30%,相当于给心脏装了备用油管。

2、过度运动的风险

剧烈运动时心肌耗氧量激增5-7倍,狭窄的血管可能供不应求。这就是为什么马拉松赛道常配备心脏除颤器。

二、关键区别在运动处方

1、运动类型选择

首选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爆发性项目。太极拳这类舒缓运动能改善血管弹性,特别适合冠脉狭窄患者。

2、强度控制秘诀

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简单判断:能正常说话但无法唱歌的强度刚好。

3、危险信号识别

出现胸闷、左肩放射痛要立即停止。记住“3分钟原则”:休息后不适未缓解必须就医。

三、必须知道的运动禁忌

1、急性期绝对静养

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心脏正处于“伤口愈合期”。此时卧床减少心脏负荷才是保命之道。

2、合并症要当心

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的患者,需要医生评估后才能制定运动计划。

3、天气因素考量

寒冷刺激会诱发冠脉痉挛,冬.季户外运动要格外注意保暖。

四、科学运动的黄金法则

1、必备热身环节

10分钟热身能让冠状动脉逐渐适应血流变化,降低运动猝死风险。

2、循序渐进原则

从每次10分钟开始,每周增加不超过10%的运动量。

3、医疗监护不可少

高危患者建议在心脏康复中心进行运动,那里有心电监护和急救设备。

心脏康复专家有个形象的比喻: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就像走钢丝,左边是静养导致的机能退化,右边是过度运动引发的心梗。找到平衡点的人,运动就是最好的药物;而忽视警.告信号的人,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建议所有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务必完成专业的心肺功能评估。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