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高龄生子,她站稳央视舞台,59岁优雅依旧幸福满满?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拓荒牛·2025-05-16

孙小梅出生在1960年代的上海,家里满是艺术的味道。爸爸是音乐学院的指挥,妈妈是舞蹈演员,两个哥哥也拉得一手好提琴。她从小就在琴声和舞步里长大,耳朵里全是艺术的调调。五岁那年,她听哥哥拉了一首曲子,感动得眼泪直掉,拽着哥哥说这音乐太揪心了。爸妈一看,这闺女有灵气,立马给她买了把小提琴,手把手教她。

她学得快,手指在琴弦上蹦跶,像天生就该吃这碗饭。家里来客人,她就大大方方表演,拉琴、唱歌、跳舞,样样拿得出手。学校演出,她更是场场当主角,掌声响得像潮水。孙小梅心里清楚,艺术不是闹着玩的,得下真功夫。她爸常说,干这行得一辈子钻研。她把这话记心里,暗暗攒着劲儿。

高考那年,她一心想进上海音乐学院,继续家里音乐的路。谁知爸爸建议她试试北京广播学院。她有点不乐意,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没想到,这一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到了北京,校园热闹得让她有点懵。她的普通话带点福建味,念稿子老被同学笑。她不服气,买了本字典,天天对着镜子练发音,练到舌头都麻了。半年后,她的普通话标准得像专业播音员,老师都挑不出毛病。

大学里,她忙得像个陀螺。课余时间,她拉提琴、唱歌、跳舞,还画画,样样出彩。她的素描作品常被贴在学校展览板上,校园里谁不认识她?追求她的人一大堆,可她压根没心思。她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十年不谈恋爱,先把事业抓牢。她觉得,爱情可以缓缓,梦想可等不了。

1989年,孙小梅进了央视,主持《下周荧屏》。能和偶像赵忠祥同台,她激动得睡不着。可央视的舞台不好站,压力大得像座山。新人多,机会少,她只能拼了命干。她几乎没了自己的生活,不逛街,不看电影,时间全用来琢磨业务。有次录节目,她穿了件借来的旧衣服,结果衣服在台上裂了。她慌得手足无措,观众笑了,她却在后台哭得稀里哗啦。从那以后,她更用心,每次上台都像上战场。

1993年,她被派去台湾采访,面对镜头稳得像老手,比当地主持人都强。1998年,她去美国留学,拿了个纪录片奖。回国后,她接手一个小栏目,没嫌弃它不起眼,而是认认真真干,硬是把节目做出了自己的味儿。她的努力观众都看在眼里,名字越来越响,事业顺得像开了挂。

感情上,她一直是空白。爸妈急得不行,逢年过节就催她找对象。她总笑笑,说自己还年轻。直到1998年,在美国的一次留学生聚会上,她遇到了他。他比她小两岁,学IT,谈吐温和,眼神真诚。两人聊艺术、聊家乡,越聊越投机。后来聚会,他们总黏一块,心越靠越近。1999年,他们正式在一起。巧的是,那年她“十年不恋爱”的誓言刚好到期。她笑着想,缘分这东西,真会挑时候。

留学结束,她决定回国。他没多想,放弃美国的工作,跟她回了北京,还开了家公司。2003年,他们结婚了,婚礼简单但暖心。次年,38岁的她生下儿子。第一次抱孩子,她觉得心都化了。做了妈,她的生活忙得像陀螺。爸妈帮着带娃,让她能继续在央视发光。她主持的节目越来越多,风格亲切,观众爱得不行。她还开了自己的栏目,和名嘴搭档,配合得默契十足。

儿子遗传了她的艺术细胞,小小年纪学钢琴,还拿了奖。母子俩常一起弹琴,家里笑声不断。她从不逼儿子成才,只希望他开心。丈夫的事业也越做越大,家里的事他尽量多担着,让她没后顾之忧。如今59岁的孙小梅,头发有了几缕银丝,但每次出镜还是那么优雅,笑容暖得像春风。她还在央视忙碌,最近还参与了文化节目的策划,想把传统艺术传得更远。

前段时间,有网友偶遇孙小梅,说她比电视上胖了点,差点没认出来。但那股优雅气质还在,文艺范儿一点没丢。网友还说,她特别随和,合影时笑得可亲了。孙小梅的人生,像一首曲子,高低起伏,但她总能弹出自己的调子。从上海弄堂到央视舞台,从事业拼搏到家庭温暖,她用半辈子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