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汽车凭借新能源弯道超车,一举摆脱了在燃油车时代的长期跟跑局面,不论头部汽车集团还是造车新势力纷纷发力,中国自主品牌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6月26日,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同时也是首款SUV车型——小米YU7重磅上市,以3分钟突破20万、1小时超28.9万的大定数据震撼车圈,创造了全球汽车工业史的奇迹。
如果说大众对于大定数据还有质疑,那么开售18小时累计锁单突破24万台的销量奇迹,则再次见证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大市场号召力。
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汽车品牌将合资厂商打得节节败退,在燃油车时代称雄的传统造车重镇辉煌不再,各大城市都在抢抓新能源汽车机遇,而北京凭借小米汽车赶上了最后的窗口,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纵观各大造车新势力,无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在创立初期都选择了代工模式,而小米在审批收紧的背景下迅速拿到了宝贵的造车资质,显示出了北京对于培育出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的迫切需求。
在小米汽车的加持下,北京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增长。今年前5个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20.58万辆,超过了老牌汽车大省湖北。
数据显示,北京5月单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2万辆,同比增长130%,累计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更是高达147%,小米单品牌对北京新能源汽车的贡献度超6成。
在小米SU7大获成功之后,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在满负荷生产的前提下,仍然面临巨大的产能缺口,等车周期长达8个月以上。为了缓解产能缺口,小米二期工厂在2024年7月拿地,同年年底主体封顶,预计将于今年7-8月投产,刷新了行业速度。
不仅如此,小米在6月19日再次拿地,在毗邻一期和二期工厂地块计划新建三期工厂。占地面积48.5万平的三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为30万辆。
三期全面建成后,小米北京工厂单班产能将高达60万辆,届时,北京依托小米和北汽等本土品牌,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挤进全国前十,再现高光时刻。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