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与科学教育重在“指”与“引”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拓荒牛·14小时前

本文转自:文汇报

冯志刚

冯志刚

数学与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基础科学软实力与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载体。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在深化数学与科学教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使命,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科学精神,承担好“指”与“引”的功能。“指”强调明确高中数学与科学教育的使命指向,内化学生数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引”强调引导数学与科学教育方式变革,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基础科学与多领域科学发展志趣。

高中数学与科学教育的使命指向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精神内化,以及为创新潜质高中生创设脱颖而出的平台。深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呼唤学校课程、教学、环境、评价等各方面的科学合理设计,呼唤教师驾驭科学教育与整合科学教育元素的素养提升,呼唤给予学生们“试错”“探究”“在科学海洋里游泳”的时间和空间,呼唤对数学科学以及多领域科学有发展志趣的强潜能学生培育的大中学、科研院所等合作育人,建立科学领域学术探究共同体是培育基础数学与科学领域创新人才的重要方略。

无论是数学强潜能学生培育,还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都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以及科学领域探究的兴趣乃至形成志趣,力求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给予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开展科学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与科学地“玩”。

需要强调的是,高中阶段数学“强潜能”学生培育以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对学生成长的“指”路与“引”航,应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座,多视角、多领域开发适合集聚学生特点的数学与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实践能力,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持续强化向真、向上、向善、向美的人文底色是学生持续探索科学的“原动力”,为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奠基。(作者为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第五届教育功臣,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