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领域正迎来一股新的热潮,科技巨头meta宣布收购全球眼镜制造巨头依视路(EssilorLuxottica)的少数股权。据美国媒体报道,meta斥资约35亿美元购入了依视路约3%的股份,并有意将持股比例提高至5%。此次股权收购不仅深化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标志着meta在智能眼镜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加速。
依视路作为全球眼镜行业的佼佼者,旗下拥有雷朋(Ray-Ban)和欧克利(Oakley)等知名眼镜品牌。早在2023年,meta就与依视路携手推出了雷朋智能眼镜,该眼镜配备了内置摄像头和AI驱动的语音辅助功能,自上市以来便备受瞩目,销量可观。凭借这一成功经验,meta与依视路的合作进一步升级,双方于2025年6月联合发布了meta HSTN智能眼镜,这款新产品集成了高分辨率免提摄像头、开耳式扬声器、防水功能以及meta AI工具,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智能体验。
依视路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科·米莱里此前曾透露meta有意入股的消息,如今这一合作终于尘埃落定。此次交易不仅符合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对AI的战略规划,也进一步凸显了智能眼镜在meta未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扎克伯格曾预言,智能眼镜将成为远超虚拟现实(VR)的产品,而meta的一季度财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雷朋智能眼镜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较一年前增长了四倍。
智能眼镜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中国市场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5年第一季度AI/AR眼镜国内销量同比增长45%,无屏AI眼镜整体销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智能眼镜行业正处于从萌芽到成长的关键阶段,虽然尚未迎来全面爆发期,但已经迈入了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拐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内容生态的日益丰富以及用户需求的逐步释放,智能眼镜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多家科技企业纷纷发布智能眼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初创企业也在积极融资,以期在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例如,微光科技近日宣布完成近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全新一代AR产品的研发。同样,INAIR和李未可科技等新锐智能眼镜厂商也相继获得了数千万元至近亿元不等的融资,用于推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智能眼镜市场的火热也传导到了产业链上的光学厂商。至格科技等微纳光学IDM厂商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广纳四维等光学模组制造商也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科研团队扩建和碳化硅波导刻蚀量产工艺的优化。
智能眼镜市场的繁荣不仅吸引了科技巨头的入局,也激发了初创企业的创新活力。小米、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智能眼镜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同时,三星、字节跳动、亚马逊等知名企业也被曝出有发布新品的计划。面对巨头的竞争压力,初创企业通过密集融资和创新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随着智能眼镜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将迎来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互联网大厂、消费品头部企业以及新锐品牌将共同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的繁荣。同时,随着硬件技术的成熟、内容生态的完善以及用户认知的深化,智能眼镜市场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