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
B.L.U.E.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2014年创立了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B.L.U.E.事务所已经到了第11年,主要代表作品有位于阿那亚的“味从山海甜品店”、“1402咖啡厅”、“唐舍酒店”,“% Arabica咖啡”上海建国西路店和成都宽窄巷子店,北京隆福寺“木木美术馆改造“和“嘉兴种子艺术中心“等。这些设计作品曾入选过众多全球最权威的奖项并获得荣誉。
在胡同里生活的十年,
影响着青山周平对于“家”的思考。
他的作品关注当代城市人文生活,
从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角度,
探究人与自然、城市、建筑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十年,青山周平一直在思考,家到底是什么?
胡同构成城市的脉络、人的生活场所,有故事、有人间烟火,也成为青山周平与城市建立情感的纽带;关于“家”的思考,在这里有了雏形。“胡同里的家,普遍面积较小,很多人会习惯性把家的空间延伸到公共空间,城市的缝隙成为家的一部分。”青山周平发现,家和房子并不一样,房子是一个看得见的物理存在面积,但家更是情感上的存在,有更多看不见的牵绊。
在“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项目中,
青山周平多次提及,
生活在里面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2025年,是青山周平来到中国的第二十个年头;尽管中国人对于“家”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青山周平一直遵循着自己对“家”的坚持——家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承载人日常情感的心理空间,设计始终需要考虑人在空间里的感受与状态。这种考虑直接反映在他的早期作品中。2005年“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项目,在仅6.8平米的极限空间里,青山周平通过可变形家具和立体收纳,创造出适应多种生活场景的弹性空间。2018年“深圳窄酒店”项目,更是在最窄处仅2米的垂直空间里,用整面的玻璃和墙体色彩的渐变,消解了物理局限带来的压迫感。
“深圳窄酒店”项目
青山周平在极限空间里
创造出开放与融合整体的体验,
打造出符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木木美术馆”项目中,
设计师将“现代元素融入胡同历史城区”为出发点,
尝试了兼具本土性和试验性的改造设计。
几年前,青山周平从胡同搬到CBD,他的家发生了改变,他开始重新审视城市与人需求的变化。“less is more”不再是一句口号,逐渐与人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元素开始简化、设计开始回归本真、对自然的渴望日益强烈……功能与美学、情感的统一,正成为必然,“人们希望能够远离外界复杂快速的生活节奏,回归到一种简单纯粹的状态里。因此,自然材质、流动曲线、工艺适配等细节元素正成为打动现代人心的关键。” 青山周平说道。
由意大利知名设计公司操刀设计的
东芝别墅电梯“奢雅流韵”新款轿厢,
采用温暖的木质材质和细腻的表面工艺处理,
营造出空间的温度感。
于是,东芝电梯的设计创新与青山周平的建筑理念形成共鸣。由意大利知名设计公司操刀设计的东芝别墅电梯“奢雅流韵”新款轿厢,以曲线造型打破传统立方体的生硬、创造出空间的流动性与艺术性,以木质材质与细腻工艺缓解电梯封闭空间的压迫感、提升场域里的温度……这与青山周平所追求的 “关注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回归自然材质” 的理念不谋而合,建筑与人、与物巧妙发生着关系,共同将冰冷的“容器”转化为承载情感与日常的场所。
产品设计巧妙地运用流动曲线与弧度,
打破了传统电梯立方体的生硬感,
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视觉上的延展与流动感。
在青山周平看来,东芝电梯“奢雅流韵”轿厢的设计,正是对当代“家”的完美诠释——它不仅是工具,更是承载情感与日常的精神空间。正如他在建筑中强调的“以人为本”,东芝通过极致工艺与自然美学,为这片垂直移动的“微型空间”注入了自然的温度与尊贵的质感,让乘坐体验本身成为归家或离家时情感过渡的一部分,也为未来生活提供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答案。
东芝别墅电梯“奢雅流韵”新款轿厢
在“阿那亚味从山海”项目中
设计师从自然出发、回归本真,
打造出一处让人们
安顿自我的精神角落。
什么样的空间可以成为“家”一样的存在,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可以成为产生好的共同体氛围的场所?在青山周平近些年的项目里,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从唐舍——海边的共享社区(2021年)、Grid Coffee三源里店(2023年)到嘉兴种子艺术中心(2023年),三个完全不同的项目,无论是将建筑设计成一座围合式的小建筑群落,还是以行为交互营造店铺氛围,抑或是用“街巷”逻辑连接空间、实现微缩立体街区……在青山周平看来,每个日常空间,都是情感的发生地,造型往往只是一种媒介或手段,“人的状态和感受”始终是设计的出发点。
在“嘉兴种子艺术中心”项目中,
设计师置入一个离开市区、进入自然的调节器,
在建筑中创造舒适、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
透过建筑,青山周平希望诠释一种空间里的平等关系,“人创造空间,同样空间器物也在影响着人,它们是一个整体互动关系。”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格迪斯在《适合:一个建筑师的宣言》里提到,好的建筑应该要与建筑的目的、场所、以及未来的可能性相适合。在青山周平的设计观里同样如此,建筑不仅仅是一处居所、一个商业体,更是人的心灵的栖息地,看似理性实则感性。于是,当电梯空间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时,这片场域与人的关系被重新定义,机械被注入诗意、功能被融入情感;而东芝电梯“奢雅流韵”新款轿厢的设计,也让每一次垂直移动都成为充满诗意的旅程。
在“嘉兴种子艺术中心”项目中,
自然与建筑的巧妙融合,
营造⼀个微缩的立体街区,
带来有趣、多元的体验。
B.L.U.E.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青山周平
家居廊 ELLEDECORATION (以下简称ED):
今年,是您来到中国的第20年。据您观察,中国人对于“家”的需求发生了哪些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与您实践中减少装饰性语言、追求“以人为本”理念以及极简的设计风格形成共鸣?
青山周平:
这二十年来,中国人对于“家”的需求变化很大,从最早关注装修风格到重视家的功能性,更加关注材质、健康环保,对自然有了一定的向往与追求。
包括家居产品的风格,慢慢开始使用一些自然材质,以极简的线条来处理空间关系包括营造空间与自然的互动开放氛围等,而这些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关,当生活里被各种科技产品、人工智能充斥,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时,我们更希望回到一个简单、纯粹的空间里。
ED:
如今大家都在谈“长期主义”,您也曾提到设计要回应“时代性”,关注空间的“长期生命力”。在您看来,一款产品如何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东芝新款别墅电梯轿厢,如何才能适配到未来的生活需求、并在审美上达到经久不衰呢,怎样去体现这种“跨越当下、面向未来”的设计延续性?
青山周平:
好的建筑、产品都需要回应时代性与社会性。社会工序愈加复杂,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时代的氛围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以更极简的方式去消融空间的压力感,用自然的呈现方式去作出回应。比如在阿那亚的味从山海甜品店项目中,混凝土山石雕塑从模型到建造都是手作。
东芝的新款电梯轿厢同样符合这样的设计逻辑,它没有追逐短暂的流行符号,而是回归到设计的基本要素——流畅的线条、自然的材质、精良的工艺和对空间感受的深刻关注。流动的线条造型行云流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恒久存在的元素,如“空气”“水”,柔软、有包容性,具备艺术与自然的双重属性,同时也符合人体工学,而这些都与如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有关,都是在回归人的需求与体验。
这种以人的体验为核心和追求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的设计思路,确保了它不仅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其简洁、经典的美学语言也具备面向未来的包容性。真正的长期主义设计,往往就蕴藏在这种对本质的关注和对人性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中。
ED:
作为“东芝电梯美学鉴赏官”,谈一谈您对于东芝品牌及产品的美学印象。
青山周平:
东芝对我来说,是成长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本,从日常相伴的电饭煲、冰箱,到支撑城市发展的东芝电梯——东京奥运场馆、晴空塔、六本木之丘这些地标都离不开它。可以说,东芝深深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这份伴随成长的熟悉感,让我对东芝形成了“耐用”与“安全”的可靠印象。
这次深入了解其电梯新品奢雅流韵,我惊喜地发现他们对生活品质与美学极致追求的一面,颠覆了我的既有认知,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文|唐娟
编辑|Hang
设计丨 Tp
图片由东芝和B.L.U.E事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