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职业伦理教育走进职业教育课堂正在快速推进。8月29日,由职业伦理教育联合教研室开展的一场职业伦理教育师资培训在潍坊举行,来自15所院校的400多位授课教师参与了培训。此次培训在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设主会场,在贵州六盘水、浙江台州、广东深圳、山东德州、山东潍坊等地设分会场。
职业伦理教育联合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霄,职业伦理教育联合教研室顾问、中国矿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职成教司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处原处长邬跃分别作《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从伦理与道德互为表里审视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术报告,职业伦理教育联合教研室常务副主任、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副校长郭素森作职业伦理教育试点内容解析和教学课件解读。职业伦理教育联合教研室顾问、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李胜红致辞,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长张绍秋主持了培训会。
“职业伦理发展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达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高低优劣,职业伦理的发展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核心作用。”张霄认为,在中国特色的条件下,职业教育具有得天独厚开发职业伦理良性生态系统的潜在基础。
“大多数职校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较高,而实践能力较低;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感,但缺乏职业品德意志;对职业道德的地位与作用较认同,但对职业道德时效性信心不足。”邬跃认为,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更好的认知和体验基础,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容易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李胜红表示,“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普世的道德操守、价值观念,涵养崇高的意志品质、家国情怀,显得非常重要。”
据悉,郭素森团队历经8年的实验,完成了《现代职业伦理新论》等4部教材、《职业院校“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的创建研究》等8篇论文、《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职业伦理”理论与启蒙课程开发研究》等2个基金项目,形成了理论构建、课程实施、实践体验一系列职业伦理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建设新路。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参与和指导下,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跨地域、跨行业、跨院校牵头组建了职业伦理教育联合教研室,目前,21个院校265位一线教师加入联合教研室,参与职业伦理教育试点研究,整合资源、协同发力,为职业伦理教育试点提供智慧支持。
今年8月3日,职业伦理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召开,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德州工程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第一时间将职业伦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2025级新生中全面试点职业伦理教育,部分高职院校按系部、按专业展开试点。德州德城职教(德州市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在高一新生中全面推广,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在高级工培养中探索,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也参与了试点,形成多地域、多院校、多类型、多层次的职业伦理教育试点格局。
“职业伦理教育‘从0到1’,是时代的需求;‘从1到10’,是我们的使命;‘从10到N’,是我们的功德。也期待此次师资培训能推动职业伦理教育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张绍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