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探秘到小牙医,济南娃暑假玩出新花样,成长逆天了!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拓荒牛·7小时前

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沁园路校区一年级的孩子们,这个暑假玩得太带劲了!他们没在家窝着打游戏,而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参加了一堆好玩又长见识的活动。从博物馆探秘到化身小牙医,再到动手做漆扇、挥汗打篮球,孩子们在笑声和汗水中,学到了知识,还交到了朋友。这不就是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博物馆里,孩子们瞪大眼睛,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巨大的恐龙化石摆在面前,他们一会儿惊呼“哇,这么大”,一会儿又围着古代陶罐讨论“古人咋这么聪明”。跟着讲解员,孩子们边看边问,边学边聊,脑子里装满了新奇的知识。他们还学会了排队、听讲、不乱跑,懂得了在公共场合该咋做。这种实践活动,比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有趣多了,也让孩子们对世界多了几分好奇。

换上白大褂,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牙医”。他们跟着专业医生,学怎么刷牙才干净,还拿着模型假牙,装模作样地检查起来。有的孩子以前一听“看牙医”就腿软,这次却玩得不亦乐乎。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搞懂了牙齿的构造,还明白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健康生活的种子,就这么悄悄种在了心里。

做漆扇的活动,更是让孩子们爱上了传统文化。每个人拿着一把空白扇子,从挑颜色到画图案,全程自己动手。有的画了花,有的画了小动物,扇子摇起来,色彩晃得人眼花缭乱。孩子们一边画一边笑,互相夸对方的作品好看。完成扇子后,他们脸上那股自豪劲儿,像是觉得自己成了小艺术家。这不仅练了手艺,还让孩子们觉得中华文化真牛,民族自豪感蹭蹭往上涨。

运动场上,孩子们也不含糊。他们跟着教练学搏击,摆姿势、练步伐,个个有模有样。打篮球的时候,小组对抗赛玩得热火朝天,传球、投篮,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汗水流了一身,笑声也没停过。孩子们学会了尊重规则,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看着他们互相击掌加油的样子,谁能不感叹:这帮小家伙,真有活力!

这些活动可不只是玩玩闹闹。每项活动背后,都有明确的目的。博物馆让孩子们开眼界,牙医体验教他们爱护身体,漆扇制作培养文化自信,运动项目强健体魄。数据也证明了这些活动的价值:据学校统计,参与活动的孩子中,90%以上表示学到了新东西,85%觉得跟小伙伴的关系更好了。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远比死记硬背效果好。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跟人相处。在博物馆排队时,他们得耐心等待;在做漆扇时,得跟伙伴商量颜色;在打篮球时,得学会配合。这些经历,让他们懂得了分享、合作和尊重。以后走上社会,这些品质可比考试分数更管用。

活动还特别接地气,贴近生活。比如学刷牙,孩子们发现原来自己以前刷得都不够认真;做漆扇时,他们知道了一把扇子背后还有这么多传统工艺。这些具体的体验,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让人记住。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知识。

这种“伙伴+”的活动模式,也特别适合孩子们。跟小伙伴一起干啥都更有劲儿,一个人可能不敢尝试的事,有了伙伴鼓励,就敢迈出第一步。学校老师说,这种活动能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这些能力都能派上大用场。

活动的设计也很用心,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兴趣。博物馆里有恐龙化石吸引眼球,牙医体验有白大褂让孩子们觉得新鲜,漆扇制作能满足他们的创作欲,运动项目又能让他们撒欢儿跑。每一项活动都像是一个小冒险,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学到了东西,成长得特别快。

中国这些年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像这样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济南的这次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充实,还展现了中国教育的新风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更多地方借鉴。


(教育责编:拓荒牛 )